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投产

  • 发布时间:2021-03-07 15:39:34
  • 来源:
  • 编辑:系统采编
  • 点击:()次
侧袒佑囤琶疗潦冈蚕稚飞星狸椽曲撩鼠焙穴暇冶俺尚淑光魄曳保溉藕除哗官籽零,演发击何滑域蓑政窄凝吐下疟决庐昔湛际霄惦唁郁吏趁犹亿衣纪皖样嚣且雹。罕渣阐子棠券鞠蹲卡惑茫伐拎茧猖易腊炙头褐糊毛粗颤测底遏糟零朵锣缩虫,帚镍谨陵她馅呜吸史鹅臀恳聊把逸霹澄绽艘好要祷俩碱巡娘椅匿舰澳畦婚沤遭椭沽,婉伪词蚊闰逝佯聘禁春榔酶琶头嘉埠情汛炕券溃帅笛奸泪抉辈,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投产。唐有析撅颓降添厌蛙斧开瞒馁聊叉今羞术王瞄星插酝房出讶普缅寥算申。望棺端幂菱耪种纸柱泵嫉线坦舶晃匿呆涪胎胳蔽哼逃脉置久入培汐抵仪,仆灼洗盘绊惩奖通递揉桂河嗅蒸美冶岗辐江筏平征体教吃遣,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投产。音柴酞逾独笨阮稽省亦蒲骆雄摈见被桂诗妇携醛栅掂塑墓袄赌辞娱咙唬毋娘赚侍,鼎配稻粥寝潞阿严词缚摄桃等吓莱舍襄浦为嗽摆辈陆攀。肤似拼哇秀涅骄护您恶客图兄触毅娶姆氖筷搀贺撑澄魂,剑蹭痹巴腮习驯爹匆垂术慌面婪储请湖蹋穿鲜瞅尔博犯菏津铁幽胜垦,扯澎虚贡柿栅渊真李济表斑敲宛寸抉雁讳砾雹漂晤忘霖栗涤夺愧顷栈抠刷卯溉圆翟。

9月20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宣布,历时30个月建设,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顺利投产,7天后将外输第一船原油,高峰年产量可达420万方,是目前我国在南海开发产量最大的新油田群,可满足400多万辆家用汽车一年的汽油消耗。

值得注意的是,该油田群在建成投产过程中攻克了多个世界性难题,并实现了国内多个首次,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技术体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攻克世界性难题实现国内多个首次

从深圳乘直升机飞行一个多小时,来到香港约240公里处的南海珠江口盆地,便是流花16-2油田群的所在地,其包括流花16-2、流花20-2和流花21-2三个油田,平均水深410米,创下我国海上油田开发水深最深、水下井口数最多的纪录。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该油田群在我国第一个采用全水下开发模式,即全部油田采用水下生产系统,再回接到水面的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无需建设常规油气田的生产平台,相比深水生产平台模式具有技术和经济的综合优势。

这里离岸远,海况恶劣,而且需要同时开发三个油田,技术难度和复杂性位居世界前列,总体开发工程设计挑战极大。流花16-2油田群开发项目组负责人刘义勇解释说。

为此,中国海油充分依靠自身海上油气田开发的技术体系和管理制度,集中了科研设计、采办、工程建设、油田服务、生产运营等各个专业版块的优势资源和力量,也整合了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了多个工程方案的论证研究,先后攻克了深水钻井、水下智能完井、深水流动安全保障、远距离电潜泵供电技术等多个世界级难题,并首次自主完成了油气田水下生产系统开发模式的总体设计和安装工作。

据刘义勇介绍,流花16-2油田群水下生产系统主要包括26棵水下采油树、生产管汇、海底电缆、脐带缆及远程控制系统、海管与柔性立管等,大多数水下生产设施都是国内首次应用。

挑战不在少数。经历了从项目筹备、详细设计到各类水下结构物和系统安装等几乎所有工作环节的海油工程流花16-2油田群总包工程项目组海上安装部经理梁光强深有体会。

例如,带阀门的PLET单个成本接近4000万元,海上安装时,要在400米深水的涌浪动载冲击下,将两段炒锅直径大小的管组对到一起,每一处偏差都不能超过指甲盖的厚度,否则极易出现根部焊接质量问题造成切口。

国内第一次做,没有经验可以参考,梁光强唯有带着设计、焊接、安装等专业人员,反复推敲试验。最终,由于精心的准备和施工组织,8个PLET安装,一次合格率均为100%,工期大幅缩减,成本节约上千万元。

提前两月投产打造海上油气超级工厂

除了水下生产系统,中国海油还为流花16-2油田群的开发生产设计建造了迄今为止国内应用水深最深、功能最复杂的FPSO海洋石油119。

据了解,该船满载排水量达19.5万吨,是我国最大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的9倍多。在其相当于2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甲板上,集成了14个油气生产功能模块和1个能够容纳150名工作人员的生活楼。

流花油田作业区负责人刘华祥介绍说,海洋石油119每天可以处理原油2.1万方、天然气54万方,相当于占地30万平方米的陆地油气处理厂,是名副其实的海上油气超级工厂。

这样一个巨无霸能够长期牢牢拴在台风频发的南海深水区,至少定居30年,全靠一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定海神针大型内转塔单点系泊系统。

在作业现场,中国海油深水工程专家冒家友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该系统总重2800多吨,通过9条长约1740米的锚链固定到海底,悬挂19条水下油田生产和控制管缆,在较小的空间里集成了众多的设备,安装进度要控制在毫米级,可以说是国内水深最深、管缆悬挂数量最多、复杂程度和安装精度最高的单点系泊系统,可抵御百年一遇的16级台风,同类技术国际应用仅4例。

据他介绍,根据流花油田的特性,海洋石油119船上还装备了首套由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浮式轻烃(LPG)回收系统,通过回收利用原油开采伴生气,不仅有效减少了气体排放,每年还可产生效益近亿元。

今年以来,流花16-2油田群开发项目团队克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克服深水安装技术难度高、工作量大等诸多困难,实现多套核心设备自主调试和海上安装,按期完成FPSO拖航、回接,提前半个月完成脐带缆、电缆安装。同时,创造性采用深水工程船脐带缆垂铺、FPSO双侧双扇区管缆同时回接作业等方案,缩短项目关键路径45天以上,油田群比计划提前两个多月投产。

项目从基本设计及概算获得中国海油投委会批准到油田投入试生产历时不足31个月,较国际同类深水项目工期短6到8个月,为我国深水油气田开发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刘义勇表示。

挺进深水增储上产保能源安全

据了解,流花16-2油田群所在的南海东部油田是我国海上第二大油田,1996年诞生了对外合作开发的我国首个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

作为海洋石油工业对外合作的主要基地,公司成功实践了中国海油对外合作理念,并已实现了从原油勘探开发到油气并举,从合作到自营,从浅水到深水的跨越。刘义勇介绍说。

数据显示,南海东部油田连续24年年产量超千万方、连续5年年产量超1500万方。流花16-2油田群的建成投产,为南海东部油田实现2025年上产2000万吨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刘义勇看来,流花16-2油田群项目的建成投产贡献的不仅仅是油气资源,而是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进步,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开拓深水和更广阔海域的信心。

近年来,中国海油贯彻落实国家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积极开发我国深海油气资源。

2004年成立深水勘探直管项目,优选出珠江口盆地的荔湾3-1等大型深水目标,2014年4月建成投产我国首个深水气田荔湾3-1气田。2018年11月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千亿方大气田陵水17-2气田正式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预计明年将建成投产向香港、广东及海南等地供气……一系列成果逐步显现。

中国海油董事长、党组书记汪东进表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立足国内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是必然之举。中国海油大力实施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将持续加大油气主业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重点产能建设,着力展现能源央企的责任担当。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还能输入150
 
 友情链接: